鴛鴦火鍋即麻辣味與白味火鍋湯料同置一席或一個分隔鍋中,比較先也是由重慶始創,並在1983年全國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上推出,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成都也出現了鴛鴦火鍋,隻不過是在外鋪磁磚的水泥砌的土台上將紅湯和白湯火鍋分放在二端而成。在1990年,成都雙林路一家火鍋店首先推出了用鋁鍋分隔成“S"形,一分為二。分別裝人紅、白湯,正式出現了鴛鴦火鍋,一時間,成都地區紛紛效仿,乃至出現了用不鏽鋼製作的“鴛鴦火鍋”。
鴛鴦火鍋/資料圖
1.麻辣火鍋燙製原料:水發毛肚、鱔魚片、黃喉、牛肉片、鮮鴨血、鮮鵝腸、鴨血、水發紅薯粉
2.白湯火鍋燙製原料:鮮蝦、豬裏脊肉片、鮮魷魚
3.麻辣、白湯都適合原料:豬腦花、鮮香菇、鯽魚、蒜苗、香菜、豬腰片、大蔥、黃豆芽
製作程序:
1.紅湯倒入鴛鴦火鍋的一S格中。
2.白湯製作。炒鍋洗淨,置中火上加人雞化油燒至三成熱,下入薑、蔥炒香,摻入雞湯、鹽、胡椒粉、雞精、金鉤、淡菜,倒入火鍋的另一S格中。
3.毛肚、豬黃喉、鴨腸、鵝腸、牛肉、鱔魚片,各類蔬菜分別洗滌幹淨,瀝幹水分。毛肚撕盡底部厚實部分,用手撕或刀切為5厘米x5厘米大小的葉片。黃喉刮淨油筋,改刀成10厘米的段,鴨腸切為長約15厘米的節段,鵝腸亦同。卿魚去鱗、腮、內髒後洗淨。豬腦用手輕拍,使表麵薄膜與腦實質易於脫離,撕去筋膜。鮮蝦剪去蝦槍和觸須。魷魚用刀製為十字花,再改為長5厘米、寬4厘米的片。大蔥、蒜苗切為長10厘米的段。藕去皮、斜刀切為厚0.5厘米的片。青筍去皮,切成長10厘米、粗1.5厘米的條,香菇去蒂,番茄去皮後切為厚片。以上葷素原料及其他葷素原料和洗淨的原料分別整齊地盛入盤內或小筐內。
4.另取爐具一個,置於餐桌中間或專門的火鍋桌。點火將盛有紅白湯汁的火鍋置於爐上,將裝好盤的葷素原料間隔有序置擺於火鍋周圍,同時將番茄片放入白湯中,用於提鮮、間色。
5.每人備香油、味精、蒜泥調製的味碟1個,供蘸食用。也可根據個人喜好,靈活安排,進餐時由食者自由選擇葷素原料燙測紅湯或白湯。
風味特點:
氣氛熱烈,內容、口感豐富。紅鍋麻、辣、鹹、鮮、香;白湯火鍋鹹、鮮、香、醇,適用於不同人群。
【總結一下】
想學做鴛鴦火鍋嗎?想通過鴛鴦火鍋創業致富嗎?沒有正宗的技術手藝怎麽能能行?如果你想學習小吃製作,歡迎來谈球吧app赛事分析。隻要你認真學習,跟著老師的節奏走,抓住實訓的機會,就一定能學的會,如果你有想法,歡迎來電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