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盤雞是除了烤肉之後的第二張名片,是幾省人民的結晶。四川人的豆瓣醬,陝西人的麵,甘肅人的土豆,還有新疆本地的土雞和辣皮子。一盤優良的大盤雞絕對是色香味俱全的,吃完肉再下皮帶麵,那叫一個心滿意足!
新疆大盤雞屬清真小吃中聚餐方式食用的新派品種,因用大盤盛裝雞塊而得名。在新疆流行已有數十年的曆史。主要是雞塊和土豆塊,配皮帶麵烹飪而成。
新疆大盤雞色彩鮮豔,色澤可與印象派繪畫大師的用色相媲美,燦爛熱烈,在含蓄中透著隻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奔放。香氣自然,撲鼻而來,鑽入五髒六腑,然後順著全身毛細血管從頭到腳做著環遊運動。爽滑麻辣的雞肉絕不膩口,帶著淡淡的啤酒香,又有著夠勁的辣椒香,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中芯入唇即化,綿而甜潤,湯汁更是鮮美難抵,以至於加上皮帶麵後一滴都舍不得浪費掉。
新疆大盤雞做法:
大盤雞的製作其實也是延續了新疆拌麵製作的方法。隻是吃法有點不同,一個是主食,一個是菜係,一個是直接充饑,一個是先喝酒吃菜再吃主食皮帶麵。
主料:雞(三黃雞為佳) 一隻、青辣椒3個、 土豆 3個
輔料:油 、白糖 30g、鹽適量、老抽30ml 、啤酒2聽、薑1塊、大蔥2根 、大蒜 2頭、花椒 20g、八角 2個、香葉 3片、桂皮 2個、新疆幹辣椒皮100g 、郫縣豆瓣 50g、皮帶麵適量
新疆大盤雞步驟:
1. 土豆削皮洗淨切塊,青辣椒洗淨切滾刀塊,雞肉洗淨切塊備用。
2.把油倒入鍋中,等油熱後將花椒下鍋,炸出香味後撈出。
3.將白砂糖下鍋並慢慢攪動,使糖充分溶解(要使糖熬至冒泡,火可以關小一些,以免糖燒糊)。到白砂糖燒化出現焦黃色即可。
4.將雞肉倒入鍋中,用大火來回不停翻炒,使每塊雞肉上到糖色(雞肉會出水,一定要用大火把雞肉中的水完全煸幹)。
5.待到鍋中基本是純油,雞肉都呈金黃色時加入少許醬油(不宜過多,因為已經有糖色了,醬油過多會破壞顏色)和一勺豆瓣醬。
6.隨後放入蔥段、壓扁的蒜、薑、幹辣椒、桂皮、八角、香葉,來回翻炒約3-5分鍾。
7.加水開燉, 水不易過多,剛好漫過雞肉即可。
8.湯開了之後將土豆倒入鍋中,並湯拌勻後一塊塊的擺放在雞肉上,先用大火燉6、7分鍾,後用小火燉10分鍾左右。
9.起鍋收湯,待到水分快收幹時(不能太幹,要留湯拌麵),加入青椒,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10.可嚐一下湯的鹹淡程度,再適當加入少許鹽(一般來說不用,醬油和豆瓣醬都有鹹味了),比較後放入蒜末。
11..盛出雞塊即可,吃的差不多時就可以放入煮好過水的皮帶麵,攪拌均勻。
小貼士:
1.本土大盤雞選擇的是土雞,大小在1-1.5公斤(2人份)或2-3公斤(4人份),若一人吃則可選擇半隻。
2. 整隻雞烹飪出的效果好(頭和屁股部位可切除),不要隻選擇記得某些部位(如雞腿、雞翅等)。
3. 雞剁成塊狀,不亦過大(不容易入味兒)切忌過小(容易“糊鍋”)。
4. 特別說明,幹辣椒的選取很關鍵,切忌選擇那種短的“朝天椒”要線狀辣椒晾曬成的“幹辣椒”。
5.不要選擇圓頭狀菜椒,要細長尖狀青椒 。
6.油不亦過多但也不能太少,一般說來多了要比少了好。
7. 蔥蒜的多少依據個人口味調節,但適當多一些味道更佳。
8.土豆入鍋前微微用涼水衝洗一遍即可。
9.切忌將土豆翻攪到鍋底或和雞肉混合在一起,那樣非常容易糊鍋, 一塊塊的擺放在雞肉上。
10.如果沒有皮帶麵,可以像去麵鋪買其他類的薄寬麵,也可以配米飯吃。